当前位置:社会 > 正文
《如果国宝会说话》:与文明的超时空对话
2018-08-09 14:00:02 来源: 光明日报

在电视荧屏上,纪录片让历史画卷和人文情怀与当下的观众相遇,让自然世界与社会故事在光影交织中上演。在互联网上,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和观众的收视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脑和移动端开始成为“新宠”,这丰富了观众观看纪录片的路径,也对其在内容与语态上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纪录片,就开创性地在电视艺术中融入了互联网思维,以活泼语态讲述国宝,多元形式传播国宝,这一系列跨媒体传播方式,令国宝真正实现了与年轻人的互动,让文化得到了更为生动而有效的传承。

为了让优秀的电视艺术作品抵达互联网受众、年轻化受众,《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创作者以“索引”的形态,对数量与种类繁多、各有精彩生命的历史文物进行精心挑选,以最精炼与高效的语言表述与视听表达,在5分钟之内完成对一件文物的叙事。这样的时长设定在最大程度上考虑了电视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时所应具备的相应特质,但相比于长篇幅的纪录片,在取舍之间也更加艰难。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创作者的目光跨越8000年,足迹遍布全中国,他们在拍摄的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中,从全国380多万件珍贵文物中,精挑细选了100件国宝,再精心去凝练100部短片。这让这套文物类纪录片,既具备了文博领域的专业水准、电视播出的高质量,又从诞生之初就具有了符合互联网传播中碎片化、年轻化的特质。在具体呈现时,为了弥合文物与观众之间的时空距离感,《如果国宝会说话》摒弃了大多数文物纪录片厚重严肃的表述风格,转而在平等的对话中“倾听”文物自己的“声音”,捕捉文物背后人的生命气息,再以现代人可感可触的方式呈现给观众。黏土动画“萌化”了鹰顶金冠饰背后匈奴与汉民族的关系,揭示的是草原文明与整个中华文明进程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博物馆的“大明星”东汉说唱俑在当时的社会却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地位,只能沦为“找不到女朋友”的“剩男”;激光扫描技术填平了两千年时光的沧海,让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的“桑田”重又茂密如初,战国时代的射礼、征战、采桑等日常清晰得仿若亲见……活泼的表述背后不是刻意的讨好,而是满怀诚意的“工匠精神”,是制作者对文物与时代关联的深刻理解。归根结底,文物本身就不是冰冷沉默的概念,它们也有自己的温度,有自己的故事的,而《如果国宝会说话》所做的,不过是给了文物们“表达自我”的机会,以更有“人味”的口吻讲述自己的“造物者”们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创造力与智慧,从而帮助观众以更生动的方式定位相应时代的特质、生产力与文化特点。

在电视创作者奠定的良好内核的基础上,《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各类形态的二次创作,以多姿多彩的样貌,令文物更加鲜活生动地呈现。为文物量身定做的平面海报以生动而凝练的文字配上文物的美丽身影,击中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灵。“因为刻骨,所以铭心”是甲骨文的平面海报上的字符,“何以为尊,我有中国”是何尊的平面海报上的语句,充分彰显了文物自身的特性。此外,《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在多元表达上更加推进了一步,通过一系列H5产品、视频动态海报等更加新颖的形态,引发用户互动评论。广大观众与网友一度惊叹,这些文物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曾经承载的生命故事,那样令今人有所共鸣,它们曾经踏入的那条历史河流,就在我们脚下生生不息地流淌。

通过在创作之初就融入互联网思维,通过在表达之时采用的活泼语态与多元形态,《如果国宝会说话》把跨越时空、超越时代、富有永恒魅力、具有长远价值的文化精神,进行了有力的弘扬与传播。古老的历史文物、永恒的文化生命,与新兴的媒体形态,实现碰撞与交融,在纪录片开创的这样一种跨媒体传播路径中,文化的血脉在延续,文明的基因在传承。

(作者:张梓轩,系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 梅长苏